RACHELxCHANGE 【英国伦敦 UK LONDON】

16:51:00









说走就走的24天欧洲浪迹天涯之旅
英国(伦敦)——奥地利——匈牙利——波兰——冰岛


去年兴致勃勃发下第一篇挪威之旅后,后期便开始不断地旅行——赶报告——旅行……回到新加坡了以后又马不停蹄地忙碌大学生活:堕落——赶报告——读书。大学最后的暑假又跑去台湾待了近2个月。于是拖了将近一年才终于要写好这一篇游记。(我为我的拖延症表示抱歉)我原来是想按照所到的国家顺序来写游记,可是之前在爱尔兰写第二篇游记(挪威)后续时又找不出灵感来,在那里卡了挺久的。我也在思考着,要以怎样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欧洲流浪之旅。最后,我仍然决定按照国家一篇一篇地写。不过,挪威续篇和爱尔兰篇会在之后补上。如果在那个国家待蛮久的,又有挺多东西写,就会有续集 PART 1,2 etc.。只是在内容形式上,会和挪威 PART 1的流水账游记有所不同。关于内容形式的话,其实我一直不太确定自己想要怎样的一种表达方式。像流水账游记的话,好在挺细节化的,可问题就在于过于仔细而造成了游记篇幅太长、啰嗦——这不是我想要的(大概是因为我一直都很想把所有回忆的每个点滴都记下来)。于是,我调整了一下写作方式,决定只将残存在自己脑海里的印象和回忆写下——这些大概是一辈子久久没办法忘记的事情了,所以才能残存至今吧。至于那些零碎的点点滴滴,我想它们一定被埋藏在记忆里的某个抽屉里,等待着某天遇见某个风景时,才悄悄地被打开。


这一篇,我想献给一直都那么勇敢的自己。

第一次·一个人的旅行·英国伦敦


因为游记按照国家又非按照顺序来写,所以有必要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一个人到伦敦旅行。8月中去了挪威以后,便速速来到爱尔兰安顿下来。因为我交换的大学(University College Cork)在9月中就开课了,所以我只能摆出一副还没旅行够就要去上课的脸在爱尔兰生活。(至于我在爱尔兰是怎么生存的,爱尔兰篇会告诉你)和友人安排了彼此都空档的时间后,(其实我们都没有什么空档时间,都是翘课去旅行的)就开始着手于订机票、车票、住宿等等。

这次的出走,一去就是24天。5个国家,10个城市。




而伦敦,是第一站。

至于为什么伦敦是第一站,其实是因为友人在这段期间有事情,而我这段时间是空档,再加上那天从爱尔兰飞往伦敦机票很便宜,其他时间都相当贵。于是从整趟欧洲之旅中可以得知,如果我中途去了某某国家,一定是机票便宜,再不然就是那段时间是空档。(不去旅行很浪费,而且如果硬是要回去爱尔兰又再跑出来,钱包很伤)

于是某个清晨(14/10/2017),我前后背着沉甸甸的背包,从爱尔兰的科克(Cork)前往都柏林(Dublin)机场,再从那里飞去英国伦敦。

那一次的航班飞行叫人难忘。(我总结在无数次的飞行中,去伦敦的这趟和前往冰岛的那趟是最让人难忘的)原因在于当飞机要降落着地的时候,因为少了缓冲的缘故,所以整架飞机是“砰”的一声,感觉像轮子直接撞击地面一样。所以乘客们是吓坏的,我自己也是傻眼了几秒钟。

下飞机后,就乘坐火车前往伦敦市中心。到了要买oyster card的时候,因为不知道要怎么买怎么选择,刚好遇到一个在英国念书的香港女生。于是,她领了我去购买机器那里,给我一些建议,算是帮了我一个大忙。(其实我可能只是想搭讪对方?哈哈)道别以后,我就跟着google map的指示前往hostel

这还是我第一次一个人住混宿的房间,一间房间差不多8个床位,共用洗手间和浴室。我被安排住在下铺。这间hostel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每个床位都设置窗帘,为旅客提供了隐私保护。

15/10/2017
London Bridge>Tower Bridge>Tower of London>St.Paul Cathedral>Millennium Bridge



早晨,按照google map的指示,从hostel走路到London Bridge去。小时候所熟悉的”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”其实也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。就是一条桥,挺宽的,是很多旅客慕名而来的地方。我站在桥上,原想为这条桥拍几张照。可是站在桥上的人又怎么能目睹整条桥的全景呢。身在其中的人无法认清大局,所以才当局者迷啊。






其实,远方的Tower Bridge更美。于是我沿着泰晤士河,一路走走看看拍拍地来到了和Tower Bridge有点距离的步道。有鉴于之前的经验,我决定在这里先为Tower Bridge的全景拍几张。


如果你不知道哪里是拍景点的最佳角度,可以看看四周——哪里最多游客,哪里就是最佳角度了。拍了几张照片,觉得心满意足后,我便请一位游客帮我和Tower Bridge拍个照。常常有朋友好奇,我一个人去旅行的话是找谁帮我拍照的,又或者是如果请对方帮我拍照,不怕对方拿了我的手机/相机就跑了不成。而且如果对方拍照技术不好怎么办呢。诸如这些问题,我通常会请同样也是游客的路人帮我拍照。因为我觉得,我们都是带着同样的目的(就是去旅行)出发的,对方也是会有需要路人帮他拍照的时候,相信对方不会有这样的歪念。(当然你可以说我是乐观过头,太相信人了。可是至少,我的手机相机还是安全地跟着我环游了欧洲5个月)再来,在有机会选择的情况下,我会选择看起来喜欢拍candid shot/网美照的游客帮我拍照。就好像这次帮我拍照的姐姐,她就帮她的闺蜜拍了超多有素质的网美照。她帮我拍的照片实在太美了!即使事后觉得照片不是很满意,也还是要向对方道谢。如果不想留下遗憾,可以再麻烦对方帮你拍过(可以提出你想要看到的构图),或者再找路人甲帮你拍。





过后,我又以步行的方式来到了Tower of London。碍于入门票有点贵,毕竟我是走省钱路线,所以我只是在外头看看拍个照,就算是到此一游吧。




午餐,我吃的是PoppiesFish and Chips。说到这个,毕竟英国的国菜是Fish and Chips,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在当地试试看。我之前在网上有做了些功课,寻找网上排名十大的Fish and Chips餐厅。这家的rating是挺高的。进来这家餐馆时,觉得服务生大叔好亲切。不过说到他们家的Fish and Chips,我个人觉得还好。(我下次会告诉你我吃过最好吃的Fish and Chips在哪里!)我选的是cod,鱼肉是相当的鲜嫩多汁,咬起来很有嚼劲。不过如果炸鱼没有增添什么调味酱的话,是挺清淡的。




P/S: 我在伦敦的所有花费都是刷卡付款的,身上一点英镑都没有。(因此没能买到伦敦的明信片)不过因为我的银行卡是在爱尔兰银行办理的,所以是以欧元兑换汇率的。只想说,在伦敦刷卡很方便,没有英镑也能走遍伦敦!

事后,我开始思考,好吃的定义。到底什么口感才算称得上好吃。其实走在外头,随意进任何一家餐厅点食物,只要那家餐厅在中等水平或水平之上的话,食物都应该不会太差——至少吃了觉得还不错吧。可是,比好吃还要好吃的食物又是怎么去定义的呢。更何况不同人有不同的胃口,一份好吃的食物在你面前,也可能只是还好而已。也许,好吃的定义也挺主观的。










接着,我来到St. Paul Cathedral。这里曾经是戴安娜王妃结婚的地方,里里外外都很漂亮。不过,因为里头不能拍照,所以里面长什么样子,我现在也想不起来了。


离开了St. Paul Cathedral,发现许多人在附近的草地上晒太阳。我相当喜欢这样暖凉凉的感觉:秋天的伦敦微凉和太阳的暖和搭配在一起,好舒服。

听说英国很少有艳阳高照的晴天,所以我觉得幸运地见证了放晴后的伦敦。

16/10/2017
King cross>Baker street>Regent street>Oxford street




尽管这一天比较早起身,但还是拖到了10点多才出门。我按照CITY MAPPER的指示搭乘SubwayKing cross去。不得不说,伦敦的交通工具超级复杂,有tubeundergroundsubwaytramtrain等等。因为之前有查过资料,所以下载了网友们大力推荐的CITY MAPPER。在伦敦的这几天,这个APP确实帮了我一个大忙。虽然很多人会觉得google map也可以胜任,但是CITY MAPPERgoogle map更准确、更方便。它能够让你在各种不同的、繁琐的交通工具路线中,清楚地为你指示方向,让你顺利地前往目的地。当然,这个APP只适用于伦敦。

就这样来到了King Cross Train Station,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去错地方了。因为那里就只是一个稍微比较大的车站而已。那个传说中的93/4月台是否真的存在?

其实哪里有人潮,哪里就是景点了。很快地,我从偌大的车站里,发现了一大片的人潮在排队、围观。走去了那里,果然找到了哈利波特当初进入Hogwarts93/4月台。我跟着排队人潮的尾巴,一边吃饼干一边等着“进入93/4月台”。因为是一个人的旅行,所以我主动和后面的旅客成为朋友,请他们帮我拍照。不过,那里也有专业摄影师在一旁为你照相,之后到隔壁的哈利波特专卖店付款、领照片就可以了。

在欧洲,和哈利波特相关的东西实在太多了。就比如自己在爱尔兰交换的大学,被誉为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。或者去到爱丁堡的某家咖啡厅,他们就会告诉你哪个位子曾经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.K. Rowling创作的地方。又或是去到葡萄牙的某某著名的书店,他们也会跟你说那里是J.K. Rowling寻找哈利波特创作灵感的地方等等。

之前在爱尔兰上课的时候,参加了HARRY POTTER SOCIETY的一个活动。看过《哈》的都会知道,哈利和其他同学入校的时候,有举办过入校仪式的活动:就是唤你的名字,然后把一个会说话的帽子放在你的头上,它就会念出你被分派的学院。那时候,我也有参加。所以,我被发派到Gryffindor,成为哈利波特的学妹!

于是,我选择了Gryffindor的围巾,绕在颈项,一只手握着推车,一只手挥着魔法棒,工作人员帮忙将围巾拉起,而我负责回眸、腾飞。(不好意思,我的腾飞照暂时就不放了哈哈)

结束了“进入93/4月台”之旅,我便来到了Baker Street走走看看。依稀记得,我好像是从某个地下出口出去,来到了各种英式建筑坐落的地方,然后走着走着就来到了Sherlock Museum。但我并没有踏进去。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到英国旅行好像有点浪费,既不是哈利波特的狂粉,也不是Sherlock的头号粉丝,我只是一个平凡地、想要闻一闻英伦气息的、也许有些肤浅的旅人吧。不过,我有到隔壁的The Beatles周边商品专卖店逛逛。个人不是披头士的狂粉,但是他们的歌,我多少还是有听的!





接着,我就走着走着来到了热闹的Regent/Oxford Street。整条街都是售卖着各种的名牌。当然,我只有“看看而已”的份。



这一天的午餐,我穿过了无数的大使馆、还有各式各样的英式建筑,终于在一个街头巷尾,找到了我要去的一家餐厅(MOTHER MASH)。之前品尝过国菜Fish and Chips后,朋友有推荐我去吃另外一道道地传统美食,叫Bangers and Mash。其实呢,这道菜就是马铃薯泥和香肠的组合:一团马铃薯泥上面放着香肠,再淋上酱汁。至于好不好吃,味道如何,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搭配其实并没有很新鲜,不过淡淡奶香味的马铃薯泥和咸味的酱汁,再搭上几口香肠块,吃起来还算不错啦。有机会到英国的话,尝试一些炸鱼薯条以外的传统美食,也是一件很棒的事啊。











吃了午餐,又是徒步减肥的时候了。走了很多地方,来到了Churchill War Room那里。中学读历史最喜欢的是欧洲世界史,所以也认识Churchill这号人物。不过,我也只是路过而已……(我真的没钱参观那么多地方啊)


原本计划下一站要去其他地方走走,可是天空忽然变成了阴沉地昏黄。有点像黄昏,又有点像末日。偶然有几阵风把路上的落叶沙沙地吹走。那时心里想了很多,除了觉得这个天色拍照不美之外,也在想着会不会真的要来个什么狂风暴雨之类的。

17/10/2017
Big Ben>Chinatown>Trafalgar Square



待在伦敦的最后一天,我将伦敦必打卡的景点都逛了一轮。说到这个大笨钟BIG BEN,来的时候发现它居然在维修中,而且听说要几年后才修好。心里到底还是有些小遗憾的,毕竟难得来到伦敦。


于是,我找到了明信片的经典拍摄角度,就是红色电话亭和大笨钟的背景。

这一天的行程绝对是乱走乱逛,开心就好。我不清楚我徒步走了多少,但我就是一直走着。看到有趣的就停留一会儿,拍个照。结束了伦敦之旅,我就背着我的背包到机场,准备迎接我的下一个目的地。





我的旅行也许没有其他人的那样丰富多彩;三餐中有2餐是啃面包吃饼干中度过,只有午餐是大鱼大肉;旅途中有很多都是靠着一双脚前进的。







尽管如此,我仍是享受这段旅程的。我常常在想,在日常里,我们常常忙碌。忙着赶搭早上的地铁、忙着吃饭交际、忙着工作、忙着上课。很多时候,我们都忘了怎么去生活。我记得我有这么一种强烈的感受,是发生在intern的时期。每天都要很早起身,然后上班。到了接近傍晚时间才回家。回到家吃了晚餐,就已经累得什么也不想做了。于是睡一个觉,醒来又是隔天了。那时候,我发现我没有生活了,除了工作、日常作息之外,我没有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。我好像只能抱着自己,得过且过地过日子——而这样的生活,好像就是我的未来了。
那时候,我觉得特别迷茫。我不喜欢朝五晚九的日子,不喜欢被束缚,不喜欢被压榨。可是现实偏偏就是如此。于是,我仍然觉得大学生活是最无拘无束的。相较于中学生活,大学更自由更放纵。可以在上课与翘课之中做自己认为是对的决定,可以有一个星期只有2天的课表,可以在其他没有上课的日子里睡到自然醒,可以在深夜里聚会聊天到天亮。不管如何,大学时该怎么生活是自己决定的,可以自律,可以放纵。










所以,在旅行的这段期间,我学着放慢脚步去体会生活:用双脚去踏遍那些原来可以用交通工具代劳的路途,看看那些也许一眯着眼睛就会错过的风景;用眼睛去观察发生在四周的人事物,然后将他们封印在回忆里。在途中,常常会有很多想法崩出来,新奇的、好的、不好的,那些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。

自己在写这段游记,是旅行的一年后的事情了。即便如此,在回想的时候,那些记忆总会一下子鲜活起来,好像自己又回到了伦敦。有几幕回忆片段,是自己走在几条被英式建筑包围的街上,我不太记得自己那时候要去哪儿了,只记得自己是一直行走的。

好像闻到了伦敦的气息,好像被伦敦的阴沉和阳光拥抱着一样。

在这里附送在伦敦的某个晚上写下的随笔:

《倫敦的愛情》
也許你到過倫敦 也許你不曾
不管如何 以後的倫敦 我們一起走吧
那些曾經仰入眼簾的風景 將再一次和你一起細細欣賞
到那時 請容我向你道盡
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紀裡 一個人出走的所聞所感
再跟你埋怨 那時仍在維修當中的大笨鐘
然後 和你在這個地方
以大笨鐘作背景 和經典英倫風的電話亭映一張像
也許那時你會抓起話筒 似有若無地打著電話
我也許會調皮地問你在打給誰呀
「我在打給那時候一個人在倫敦流浪的你啊」
我笑了笑
原來當時電話亭裡傳出的鈴聲是真的 只是我沒去接

愿下一次的流浪 有你




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






Be kind whenever possible . It is always possible .

Subscribe